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四, 8月 12, 2010

香港成為民進黨的反面廣告

民進黨最新一輯的廣告,一反傳統使用了廣東話,更移師香港拍攝,以香港作為反面教材,作為反對 ECFA (即台灣的 CEPA)的選舉廣告。

曾幾何時香港是世界的榜樣,記得當年連捷克告別共黨管治之初,都說要以香港為師;何時香港成為了惡名昭著的反面教材?為何竟可以成為台灣民進黨的選舉廣告題材呢?香港那些「消息人士」不是常在報紙說,香港在兩岸關係已經不再重要,不需要作為榜樣了嗎?

對,因為香港已經成為了反面教材,因此這些親中共人士就表演了中國人最愛的「掩耳盜鈴」絕技,自己不想台灣人看香港,就說香港不會成為台灣榜樣!結果大家有眼見--人家不是盲的,更不是聾的。

全片以「貧富懸殊」為主題,用廣東話說一句,其實是「捉到鹿唔識脫角」;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只是表面,真正的問題,是一面倒向大陸傾斜的「官商勾結」!片中說香港掃街十個有八個是大學生,這絕對是失實的誇張,是以台灣的情況來想當然爾,香港掃街的怎會是大學生呢?原因是香港適齡年青人的大學入學率約 18%,在亞洲四小龍最低的,是發展中國家接近非洲級數的,一個非洲級的國際都會,實在無法想像,因此民進黨犯了一個錯,就是高估了香港的大學入學率,把香港「美化」了。

香港各大學每年約有一萬八千個學位,其中只有一萬二千個經聯招派位,這是幾年前無法想像的;九七回歸初年,絕大部份的大學學位都是經聯招派位,即使海外生、回流生佔了一些學位,這些數據都是無足輕重!然而自從董建華開放「陸生來港」,大量中國學生湧入香港,香港的學位就比以往更緊張--高考生都說近年收生標準愈來愈高了,因為僧多粥少之故。

香港各大學的研究院近六成的研究生是大陸學生,而 undergraduate 也有一到三成是大陸學生,這些現象人人都知,可是政府卻從來沒有公佈數據,被中共控制的傳媒亦盡量淡化這些消息,於是港人對這些現象好似傻仔一樣全不知情;官方常說大陸學生要付出「成本價」,以高價入讀,可是認真研究這些數據,就會發現官方的所謂「成本」一時一樣,絕對是大話連篇!

記得約十幾年前大學資助委員會通過「新政策」,凡高考中英文不合格,入讀大學就要付出「成本價」,十幾年前的成本價是幾多錢呢?廿萬港幣一年!同樣是成本價,為何大陸學生來香港讀書,為何不是廿萬讀一年呢?

早幾年大陸學生來香港讀書,成本價最平只需要四萬多一點,即和香港學生的價錢極接近;近年「起價」,由四萬多升到七萬多,再升到目前最高的約十萬元;令人完全不明白的是,為何十幾年前的本地生「成本價」要廿萬,政府更以此為藉口說沒有資源增加大學學位,可是我們的大學卻可以用廿萬的四分一,或者今日起了價約一半的價錢,把學位由香港人改給大陸人就讀,為甚麼呢?

更離譜的就是原本大學的宿位已經非常緊張,但自從大量招收大陸學生之後,宿舍更成為了本地生的奢侈品,變得更難申請;大學方面更為大陸學生設有本地生永遠無法想像的獎學金,令我們想問一句:究竟香港的大學是為香港人而設,還是為了大陸人而設呢?

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問題就是,當香港本身的大學入學率已經是亞洲四小龍最低,己經是全世界已發展地區最低,同時間政府每年投入大學的資源,卻屬於偏高,甚至人均最高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檢討過,為何香港人都冇得讀,而卻要讓大陸人就讀?難道香港人的人種特別差?難道人均智商世界第一的香港人,居然是最愚蠢?為何全世界都盡量增加讀大學的人口,而我們這個口口聲聲說要發展「知識型經濟」的「已發展地區」,居然不增加學位,卻要把學位送給大陸人?

政府常說要學外國,德國的大學直到早幾年大開移民之前,都是完全免費的;香港政府有錢補貼大陸人讀大學,卻沒有錢補貼香港的學生讀大學嗎?

由樓宇到道路,由醫院到大學,香港全部一面倒被大陸人攻陷了;大陸黑金全面炒貴香港樓,令年輕人無法置業成家立室;大陸旅遊巴噴黑煙打尖,以十蚊一程的價格行舊隧,還可以行巴士專線扒香港人頭;大陸產婦瘋狂來港產子,本港的女性床位難求;年青人失學失業,花費大量金錢入讀冇人承認的副學士,而學士學位卻半價畀大陸人讀!民進黨廣告最大的錯誤,在於已經「美化」了香港--問題不但在於貧富懸殊,而是賣港政府的賣港政策,加上連串的官商勾結,令香港不單是貧富懸殊,而是「世代貧窮」,令弱勢與窮人無論如何努力,都幾乎永遠沒有出頭天!

伸延閱讀:
唐英年一億人毀滅香港計劃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