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及訂閱請按 Like

星期日, 9月 30, 2007

轉載隔牆有耳: 原版 《福佳》被投訴


隔牆有耳: 原版 《福佳》被投訴


觀眾眼睛係雪亮,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 8 月處理投訴,可以證明呢點 。有關投訴主要係分別今年 6 月 30 日 、 7 月 1 日 、 7 月 7 日 及 7 月 8 日 , 無翡翠台同亞視本港台,播放一系列慶回歸節目之中,播放歌曲《始終有你》,令人聯想起以同一首曲但改歌詞《福佳始終有你》,再從而聯想到粗口「仆街」咁話。
大家睇到呢度,真係不能不佩服香港人創意,因為網友林忌填《福佳始終有你》真係深入民心;但係我唔好忽略投訴者心思,因為佢並唔係投訴《福佳始終有你》唱衰香港,而係去投訴電視播首唱好香港《始終有你》,咁就證明「公道自在人心」,好可惜,最後影視處話「歌曲或節目均沒有粗話,投訴理據不足」。

星期六, 9月 29, 2007

希特拉是猶太人選出來的!

發達啦!發達啦!全新的掃帚頭致富--Subatau Policy Institute 正式面世!

組織由一大堆手持鬼國護照,卻愛國愛港,舉腳支持愛國法廿三條文的朋友支持,更得到蘭桂坊之父,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先生全力支持!

直自 2006 年7 月18日葉劉仍說:「我可介紹一些書證明,希特拉當年是經過公平的民主選舉上台的」。她認為這是社會科學的定論--葉劉辭職三年後,仍然堅信這句說話是真的,盛智文作為猶太人,又肯支持葉劉,相信他亦對此很同意吧?

正如葉劉所講,希特拉係民主選出來的;盛智文身為猶太人都支持葉劉,盛智文沒理由未聽過這個說法吧?那麼盛智文是否認同,希特拉都係由民主(包括德國的猶太人)選出來的呢?用葉劉的相同邏輯來說,希特拉豈不是由猶太人選出來的?

作為海洋公園的主席,亦支持葉劉及其言論,不知道將來海洋公園會否加入希特拉的元素呢?
rip_oceanparkb

伸延閱讀:
一百個葉劉參選的理由

星期五, 9月 28, 2007

福佳有理:泛民不見棺材不流淚


刊於九月廿八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2007 年 9 月 27 日,葉劉淑儀以鑽石陣容,以及最高格調的姿態,宣佈參選港島區補選──這是對泛民主派最嚴厲的警告:再沉淪下去,將萬劫不復。

早於今年 2 月 24 日,我在本論壇版(葉劉民主希突奶)一文提出,葉劉將會參選立法會,泛民中人不少認為林忌杞人憂天,認為「以佢廿三條的表現,出來選只是送死」,「葉劉怎可和范太比?」。到馬力逝世,議席補選,林忌一早踢爆葉劉得「有心人」全力支持,拉攏各界支持出選,可是不少泛民還寄望「挑撥」民建聯和葉劉內鬥,提出泛民「禮讓」民建聯的主張!今天真相大白,請看看支持葉劉的名單,這是單靠她個人魅力,於一時三刻所做得到的事嗎?

一再低估葉劉支持度
8 月某民調顯示葉劉領先,不少泛民中人質疑其不可信,更以為如果泛民成功協調,只支持一個候選人,即使是何秀蘭或陳淑莊等「未夠班」候選人,也可以輕鬆打敗葉劉!今日葉劉終於「出牌」,由預計到的民建聯、自由黨,到「老外」前布政司鍾逸傑、海洋公園的盛智文,甚至想像不到的「大契」李司棋、「細契」關菊英,到芭蕾舞學校的王仁曼,由傳統土共、商界甚至連曾是「泛民」之一的史泰祖醫生都支持葉劉,泛民可有一點危機意識?

「為甚麼?」──為甚麼葉劉居然有這麼多人支持?和七十幾年前的德國人一樣,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希特拉,或者香港這位「希奇」、「突出」的一位「師奶」,居然可以有這麼多人的支持,卻懵然不知造成今日局面的,就是他們自己的無知與傲慢。

以為平民化騷是竅門
早於七一之時,當二十三條或四十五條注組四位大狀,以專業的政治形象而民望高企之時,泛民主派不但沒有從中吸收任何教訓,嘗試學習西方政黨分散路線經營,反而迷信「力合則強」,以為「人多好辦事」,把泛民的路線越綁越緊;結果由公民黨到陳方安生,都居然去跑「基層路線」,以為「平民化」、關注弱勢社群的政治騷,就是參與民主的不二法門,殊不知這個「不美麗」的誤會,卻是造成泛民一再自毀長城的悲劇也。

今日群眾心中的政治人物,或許需要關心弱勢社群,卻更需要其專業的能力與知識;或許需要民主原則的堅持,卻更需要一個有魅力和風采的包裝技巧。泛民常以為「關心基層」、「落區洗樓」、「動員拉票」是選舉的不二法門,卻不知道時代不同了,這些傳統的方法,就有如以往主宰了戰場的騎兵一樣,將進入歷史的墳墓;用這些舊方法去對抗葉劉,就有如二次大戰荒誕的一幕──波蘭以騎兵去衝擊納粹德軍的坦克,結果當然是全軍覆沒,沒有第二個可能性。

葉劉今次參選,是冒著極大的戰略風險的;正如不少分析認為,泛民佔席「六、四」的優勢,可是當葉劉努力漂白自己,對廿三條的行為道歉,找各方「中立人士」支持,走「中間路線」之時,泛民可有想過,如何幫陳太經營一條「非傳統泛民」的路線去抗衡?還是迷信泛民必勝?繼續執迷不悟?

以新中間路線撐陳太
如果泛民肯痛改前非,以新中間路線去支持陳太,廣集社會各界的力量,真正造到群策群力集思廣益,而非傳統路線繼續閉門造車,那麼一股新興的中道力量將會興起,令建制派無法阻擋歷史狂瀾;反之泛民繼續一如既往閉門造車,繼續「自我感覺良好」的話,不但陳太會好似台灣 2004 年的連宋配一樣大熱倒灶,區選及明年的立會更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敗。這是歷史的轉折點,香港民主普選的前途,就看十二月這一場地方補選的結果。

葉劉淑儀是一個特別的人,就和希特拉、毛澤東一樣,擁有改變歷史的能力;而制止她前進的最後警戒線,就是今次的立法會補選;如果今日的泛民主派,不想成為當年的德國社會民主黨,或者中國國民黨的話,這是最後最後的機會,願君共勉之

伸延閱讀:
初選曝露了泛民弱點

星期四, 9月 27, 2007

一百個葉劉參選的理由

一百個葉劉參選的理由......
歡迎大家支持!

1. 盛智文係猶太人,我今次參選證明左希特拉係猶太人選出來的!
2. 由於民建聯支持我,所以我決定參選
3. 由於民建聯叫我去中常委開會,我太感動啦,所以參選
4. 由於果日去民建聯中常委開會,見到好靚仔的葉國謙,所以決定參選
5. 鍾樹根太靚仔,我決定叫佢同李克勤交換職業
6. 為左綠化香港,所以我決定將鍾樹根留在柴灣
7. 張國鈞係我契仔,鍾樹根係我契弟,所以佢地支持我
8. 希特拉放完假返來,所以決定參選
9. 希特拉係民主選出來的,所以我都一樣
10. 為左證明我參選同陳太參選與否無關,所以當陳太決定參選時,我都決定參選。
11. 為左唔想明年排在蔡素玉名單的前面 (贏左未唔使囉)
12. 為左支持安安、佳佳、樂樂、盈盈,所以我參選
13. 我個女在王仁曼學 Ballet,為左演現代版紅色娘子軍,所以我參選
14. 昂坪 360 跌爛左,迪士尼又撞車,為左打救香港的旅遊業,我決定參選
15. 因為前排打風,樹根俾白蟻蛀左,仲打爛左架的士
16. 早晨!早晨!早晨!
17. 同我辭去保安局局長一職時的理由一樣,係私人原因
18. 其實我的私人理由,就係因為我個頭大過陳太
19. 馬力報夢俾我,你問蘇民峰啦
20. 徐四民報夢俾我,同上
21. 講個秘密俾你知,其實我三姑媽個四叔婆個孫女的契妹係陳方安生,所以我唔輸得
22. 近排天線得得 B (Teletubbies) 播完,所以好得閒
23. (突然董建華上身)噢!參選問題,係好重要的,由於選舉係民主制度的一種,而阿媽係女人的一種,所以.... 選舉係好重要的!
24. 泛民唔俾我參加協調,所以我要自己選!
25. 我支持 Donald Tsang!
26. 理論上照計或者應該可能怕且我唔參選的機會都比起參選的機會大 D D 掛,呵?
27. 洗手!洗手!洗手!我昨晚去廁所洗左手,為左建立一個好榜樣,所以我參選.......
28. Ar~mani~ Naku panda! 我~要選啦~ Vee Vee~~~
29. 因為巴士加價,而交表的地方又係禁區,所以我行路去參選.
30. 我個孫一定係天才,浸大第時一定收佢,你信唔信?所以我唔使等佢讀 pHD,而家就可以參選
31. 最近做左麥記待應,晚黑開的士,日日同行家講廿三條,所以我好後悔當年的說話,因此而家要參選悔過
32. 當波褲!當波襪!當波鞋!我當今次係選特首!
33. 因為我買左港膠所
34. 輸左唔緊要,下次都一定再參加,所以今次參加定先
(薛凱琪主唱)
下次下次 下次大概可以
能碰著誰 成為幸福小姐一次
.......
下次下次 是勝利那一次
能夠賺回 從前為苦戀所透支
誰怕用情 誰就會輸
就算重傷 巳七萬次
難道我就這樣嚇跑 無下次
......
下次下次 沒法壞過今次
還有哪事 能令我悲傷不止
誰未繼續 誰就會輸
就算再輸 再不斷試
然後勝利會是我的 無下次

35. 我!我忍唔住啦!我決定要留番個掃帚頭!所以要民主公投掃帚頭!
36. 各位親愛的香港市民,明年香港小姐可唔可以俾立法會議員報名參加?
37. (韓劇對白) 其實... 我...係我阿爸...個女!!!即係,我!其實係我個女的阿媽!!所以我...參選!


網友理由:

冥王 提到...
1. 因為我愛屎太重
2. 因為我鍾意食豬肉餅
3. 因為我要推23條立法
4. 因為希突拉係我偶像

老頑童 提到...
5.因為香港人希望股票像大陸政治股票那樣天天上昇,永遠不落, 升到金星咁高, 所以讓我出來參選
6.因為香港人討厭思考問題,樂於接受當權者的安排,樂於投我的票接受強權統治
7.因為史xx醫生都掉轉槍頭支持我!
8.因為優勝過迪尼士0既海洋公園阿頭都話我惦
9.因為立法會兩大親中政黨都沒有比我更加適合0既人選
10.有偉大祖國0既堅強後盾支持,誰配與我爭鋒?
11.因為普羅大眾會諒解我推銷廿三條犯的錯誤,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是女中豪傑,只要我面上擦厚幾吋粉,低聲下氣道聲sorry, 他們實唔會介意我係唔係真心而投票俾我!
12. 因為泛民一盤散砂內斗不息,實唔係我敵手, 咁好時機我不出來還等幾時呢?!

匿名 提到...
13. 當年我做陳太下面個D靚時,已經好唔老黎呢個陳太,呢次我一定要打底呀太。

冥王 提到...
14. 因為我想好似羅德承咁, 問大陸借800萬美金搞愛國雜誌
15. 因為我靚
16. 因為我個女靚
17. 因為掃把頭個名用左咁耐有d悶, 我想做d好事出黎, 等大家幫我改個新花名
18. 因為我想做特首
19. 因為我想做國家主席
20. 尋晚發夢, 馬力叫我一定要繼承佢既遺志
21. 同上(主角烏遺容)
22. 同上(主角曾獻世)
23. 同上(主角老矇懂)

Airwave209GT 提到...
24. 因為我都支持 2012普吮... 手指

大家請繼續支持!

伸延閱讀:
一百個葉劉棄選的理由 (棄選失敗)

星期二, 9月 25, 2007

初選論壇暴露了泛民弱點

刊於九月廿五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泛民的協調論壇在昨晚上演,雖然賽果一如預期,可是陳太的老態,以至勞永樂的自圓其說詭辯的方式一再奏效,仍然令人出乎意外。

陳太也許退休了好一段日子了,從思考的速度,回應問題的即時反應等,都明顯不及當年顛峰之時;而面對各項政策的質詢,仍打著「慢三拍」的官腔,八股太極的回應,作為一個民選議員,實在不合時宜;陳方安生必須由今天起惡補這方面的缺點,回應問題必須簡單、直接、一擊即中,這方面勞永樂卻交足功課,社民連的準備遠為充足到位,令人佩服。

勞永樂整晚不停強調自己當年錯了,覺今是而昨非,更自稱當年未支持過廿三條立法;可是翻看立法會紀錄,勞永樂在 2002 年 12 月 11 號涂謹申議案,以及 2003 年 2月 26日由單仲偕、楊孝華、楊森所提出及修訂的反廿三條相關議案之中,勞永樂全部都投了反對票,選擇了站在葉劉的一邊;事實不容狡辯,勞永樂在此問題上仍然講大話,如何可以令人相信其誠意呢?

輕輕放過歪論
勞永樂自認服務社區三十幾年,因此不是「忽然民主」──對於這樣的歪論整晚卻居然見不到泛民痛快的反駁!做義工就等同民主?李嘉誠出身基層,也捐了這麼多錢給社會服務,他又不是支持了民主幾十年?毛澤東執政之後反右土改,給了農民土地改善生活,服務中國人民幾十年,毛澤東又是不是支持了民主幾十年?

勞永樂更自言,如果仍是功能組別議員,必定要求全港泛民的功能組別議員辭職!面對這樣的一個歪論,陳太再一次輕輕放過,其實反問一句不是更簡單嗎:「如果泛民棄選功能組別,保皇黨立即可以得到三分之二多數修改基本法,把普選的大門永遠關上,不知這是否勞永樂所樂見的呢?」

議題畫蛇添足
這次論壇再次暴露了泛民主流派的弱點:面對激進派來勢洶洶的挑戰,主流派不但不懂辯論不懂搶咪,在各項政策,特別是經濟政策的問題上更是空洞無力。激進的一些左翼主張,泛民主流雖然不認同,卻無法反駁,最後更慢慢感染了自己,以為這代表了市民全體的聲音;殊不知社會在這些政策的問題上,市民的看法極度分歧,由最低工資、強制停車熄匙立法、公務員人工、房屋政策問題上,和支持或反對民主根本沒有關係;主流派的政策,一再因為激進派所發起的挑戰,不知不覺地向左派傾斜,卻因此喪失中產選民的支持,結果在保皇黨與激進派的夾擊之下,完全失去戰略迴旋的空間,結果左右不是人。

如果陳太走民主右翼的路線,對全香港的民主事業,是否比起大家一起堆在左翼更有利?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商業原理,可是回歸十年了,香港的泛民在經濟政策上,卻依然綁在一起,口頭支持自由經濟,政策卻偏重干預,實施時又欠缺勇氣去創新嘗試,東拉西拚的四不像 ,,結果又是左右不是人。

泛民和陳太把議題緊緊鎖死在「民主」、「普選」、「自由」等幾個字,就已經足夠帶來勝利了,無故把焦點放在市民意見極度分歧的議題上,不但是畫蛇添足,更把弱點雙手奉送予對手,絕對是倒米的最差典範;這問題無關個人政見,亦無關政治取向,而是客觀的政治現實!作為一個幾個月的補選議員,又不是選特首,有沒有必要去碰這些燙手山芋?

《孫子兵法》的〈虛實篇〉曰:「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泛民請記得,陳太今次最大的優勢,在於「無形」!過早暴露參選意圖,在戰略上已屬不智;在一場無關痛癢的所謂「辯論」上,把底牌全部揭開,讓對手可以「看圖索驥」針對部署,更幫了保皇黨一把也!政治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港式快餐的「五菜一湯」!克林頓擊敗老布殊,靠的就是一張經濟牌;事事出牌拉長戰線,而自己又沒有充份的準備和把握者,只是自取滅亡。請緊記孫子的教誨:「我專而敵分」,專心一意追求「民主」這個「最大公因數」吧!

星期一, 9月 24, 2007

號外:陳太露老態.勞樂繼續「哎」

上半場:

陳太退休了一段時間,從今晚初步的表現看來,泛民的「訓練」,作用不大,不但頻頻食螺絲,在關鍵問題的回應上,亦不夠直接過癮;而幾位教授的問題,明顯一直從「泛民」的出發點去看;而陳太的回應,既難打動泛民,對爭取中間票的說法,更有反效果。

勞永樂當然繼續其社民連的作風,繼續「哎咪」,避重就輕迴避問題,可是在陳太明顯未 Ready 的情況之下,勞永樂「串爆」的作風,反而成功達了戰略目的。

陳太今次的備戰實在令人失望;今晚的結果,是最差的一個;泛民主派定的戰略失誤一錯再錯,不但浪費了陳太,更浪費了成場政治 show,結果徒然益了葉劉,令人極度失望。

下半場:
台下提問的部份,迫住勞永樂要回應「忽然長毛」的問題,可是台下的發問者,很少擁有辯論技巧,於是繼續任由勞永樂所謂「覺今是而昨非」的邏輯,全部迴避過去。

陳太的表現仍然未有明顯的起色,可是因為勞永樂自己的犯錯等等,令局勢有所改進。

總結:

泛民「主流派」先錯失不舉辦論壇的機會,堅持要繼續舉行論壇;在論壇的準備上又完全不及社民連,在辯論上居然被勞永樂擊敗,用自己的石頭砸自己的腳;在各項政策上,又一再曝露錯誤的政策意圖,面對葉劉爭中間選民時會更不利;站在政黨發展的立場上,社民連成功令勞永樂「上位」,如果民主、公民兩黨一直堅持論壇,為什麼不派第二梯隊出來?在政治技巧上,泛民主流派再次犯上一個又一個的錯誤,最後三振出局,嗚呼哀哉全軍盡墨。

連勞永樂也鬥不過,如何鬥贏葉劉?陳太競選團隊如果不換人,情況令人擔憂。

星期六, 9月 22, 2007

大迷信之持續進修

持續進修基金協助受影響學生
[22/09 星期六 12:59]

英國語文學校結業,警方及消委會接獲八十幾宗投訴,持續進修基金辦事處,亦收到四十個查詢,基金辦事處說,會盡力協助受影響的申請人,但是否發放資助,要按個別情況決定,同時亦會積極聯絡辦學機構負責人,要求校方提供資料,以配合處理發還款項的申請


「持續進修基金」這幾年大量造福教育團體,由傳統的大學到如雨後春筍教育社團,由最傳統到最創新的課程都有,而往往標榜的不是課程質素,而是可以申請「持續進修基金」,以近乎免費的形式,供港人「進修」。

什麼「增值」、「進修」,說詞永遠義正詞嚴,坊間卻一再踢爆不少課程「搵笨」,由老師亂教、亂派 notes 亂考,「貨不對辦」事少,執笠倒閉事大,再一次我們見識了政府「好心做壞事」的又一案例--以人為因素干預市場發展,結果反而把事情搞垮。

「持續進修基金」的準則很奇妙,例如你想學法文,打算去法國文化協會就讀吧,可是有關課程卻不獲資助;反而「明愛成人及高等教育服務」、以及另外兩間私人公司開辦的課程,卻得到政府的資助;有位朋友在大學 Graduate School 進修,發現傳統的歷史學科--如中西史全部都沒有資助,有一科「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可以「回水」一萬蚊,於是人人補名,永不落空;反而有些看似對人類文明更有貢獻的學科,在這樣的扭曲的制度下,因人數不足而關閉!真的很氣憤,可這就是實況。

為什麼?因為競爭激烈了,政府又大開水喉資助,於是個個都去「增值」,而人人「增值」的結果,見不到社會品質有明顯的提升,卻只見到「學位通貨膨脹」--就好似所謂的「白金信用卡」一樣,變成了「人有我有」的一種「象徵」;為什麼要靠一張卡,或者一張文憑去「鑑定」人的能力?這又回到了老問題--沒有鑑賞力的錯也!

有些人沒有「鑑賞力」仍振振有辭的說:「當然啦,這麼多人應徵,不是憑這些去選人,靠什麼?」「兩個應徵者,一個有博士,一個只得碩士或學士,你選誰?」「他的 GPA 比另一位高了 0.1!」。

對,這位人兄的學歷高些、GPA 高分些、學校出名些,可是他幾年內轉了十次工,份份工作都做不長,才完成訓練或熟識工作不久,他又轉工了!為什麼?他說:「今日很多老闆認為,如果你幾年都留在一份工作上,證明你很有問題,例如沒有上進心,因為『唔掂』所以無法『跳槽』,所以即使唔想走都要走呀!」

一間公司內的員工永遠不足員,永遠都由生手負責,結果會怎樣?當然由老闆自己承受去了;可是偏偏狗改不了吃屎,偏偏每次都要繼續犯上同一個錯,事後卻只怪今日「人心不古」,只怪「今日的後生仔冇品」,卻沒有想過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就好似偏要在地震帶建高樓,卻一心相信地震不會發生。

上述的例子,就是林忌常常掛在口邊的「硬膠制度」,一班邏輯混亂的人,不斷自以為是,做一些一開始就註定毀滅的錯誤計劃,而這些計劃卻有一些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前提,例如假設人人奉公守法,假設人人一心向善,假設人人沒有私心,假設人人不會腐化,而一旦這些問題發生了,不但不去反省自己設計的制度出了錯,卻去怪責「人心不古」,「為什麼這麼多壞人」,「為什麼要貪污腐化」--你試試叫他自己去做,會不會犯上同一個錯呢?

這些例子日日發生:塞車不去思索道路設計問題,卻去怪責為何這麼多人用車;「政黨無能」不去思索制度設計問題,反去怪責政黨不去扶持其下一代云云;如果你問他自己,為什麼你不肯日日塞巴士?為什麼你不肯放棄大學教授的收入,去成為一位月入萬四的區議員?他會如何回應你呢?沒興趣?冇需要?還是兩眼一瞪,反問一句:「為什麼針對我?」

這不是天災,這不是運氣差,這不是「人心不古」,而是人禍,是制度的失敗。可是這些膠人,何時才會從種種繼續製造失敗的「硬膠迷信」之中解脫出來,重新思考一套新的方法?林忌對此完全不樂觀,唉!

星期四, 9月 20, 2007

硬膠 360 的反思

世界上有一些事情,在事前講冇人信,在事後講都冇人信,但現實中卻會發生,唔到你唔信。

林忌曾經同人講過,董建華七年以來毫無建樹,唯一的德政,就係興建昂坪 360--可是事到今日,連最後的「德政」都只證明是一場 disaster。

Diaster 還 Disaster,最多未有等如無,當冇左 360 得唔得?Sorry,聽下寶蓮去的主持點講?
寶蓮寺主持釋智慧法師說:「昂坪 360 停駛之後,上寶蓮寺遊客減少八至九成,人流仲少過昂坪 360 未通車之前。真係唔整好過整。」

唔到你唔信,又係一個良好意願、優良計劃,去到最後執行上來,不斷因為內在缺憾,造成一場大災難;幸好「爆下來,跌下來」那一刻,車箱內冇人,否則政府肯定更加唔得閒。

為什麼?為什麼董建華永遠都好心做壞事?好邪?硬膠?腳頭唔好?以上都可能是,但更可能的,卻是所謂「官僚」架構的層層官僚作風,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砌,卻最終成功建成另一舊膠。

不要以為林忌又出手打政府,官僚主義不但是官場獨有,香港各行各業的管理手法,除了少數的例外之外,根本只得一套--就是官僚主義,無論是大部份商業機構、NGO(非政府組織)、甚至所謂的政黨,來來去去都只是沿用一套硬膠管理制度,而所謂「管理手法」、「管理技巧」,最少落後西方二十年。

之前的文章已經交代過,在西方的詞彙中,商業的策略和軍事的戰略,根本都是同一個字 Strategy,而在思考 Strategy 時,最重要的就是問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可是這一個基本的步驟,卻永遠被人漠視,往往只從所謂眼前思考主導,最後迷失在硬膠思維邏輯之中,遠離目標更遠。

而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執行計劃的問題;以老董為例,就是犯上了最多最多硬膠執行錯誤,而犯了錯不檢討自己為何無力領導,反而怪責這個抗命,那個不合作,聽起來真的很想笑--如果人人都合作,人人都全力支持你,搵隻狗上去做都得啦,使乜搵你?

世上就是有一大堆只看到權力就亢奮的硬膠,以為領導很容易,以為只要有錢有人有資源,一切都水到渠成,一切都交俾下面的人做就得啦;這些被稱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硬膠思維,真的成街都係隨處可見。偏偏我們的各行各業的領導,卻有大量這樣思維出身的膠人,因緣際遇負碌上位,結果除了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之外,對人類文明既沒有貢獻,甚至帶來無數的災難。

又以「從政」為例,有無數硬膠以為「政黨」就是「從政」的「出路」,以為要從政,就先要組黨;組黨之後呢?積極參加選舉!什麼?這就是「從政」?

有錢、有資源、有幾個懂「發音」,這就是「從政」嗎?也難怪某些保皇黨搞了 N 年也不知所謂,就和董建華一樣,把問題唯物化,以為數量優勢代表一切,永遠的人海戰術,把所有問題誤以為是一條加減數。

這就是香港常見常聽到的論調,只吸收了西方的「科學觀點」--對,只是觀點,而不是「科學思想」或「科學方法」,因為技巧及心靈俱欠奉。

不要以為林忌在提倡「精英主義」,那和「質量優勢」實際上是兩回事,前者只是一班自以為是精英的硬膠,既不精亦不英,是表面的,是虛的;後者是講解實際執行的問題,是實在的,從客觀現實反映的。

這就是 Strategy 的精華,計劃時 Artistic,執行時 Scientifc,用藝術開放的心靈,無規限地去創造,然後回歸精密的計算和嚴謹,去把夢想變成真--而久缺了一樣,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回到 Plastic.

一個戰略家,勝過一百個硬膠
五個戰略家,勝過一個政黨
十個戰略家,勝過一個政府

這就是我們今日社會所缺少的東西,無論教育還是平日的討論,只重視「數量優勢」,如社會遠因呀,環境影響呀,卻忘了歷史仍是由人寫成的,一個關鍵的人物,一個關鍵的決定,最終可以改變歷史--如拿破崙、俾斯麥、邱吉爾、希特拉。

又來了,千萬不要把這和中國傳統的所謂「聖人」或「領袖」混為一談,戰略家只所以為戰略家,不是因為他的「強勢」,不是因為他的「領導才能」,不是因為他的「過人魅力」,更不是他的「天才橫溢」,而是因為戰略家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既有創造力,亦有周密的科學精神,在關鍵時走重要的一步,適當地解決問題。

要成為一個普通人,或許一點也不普通;第一件事,就是忘了那些硬膠的教訓--船堅炮利呀,組織迷信呀,先把那些大而無當的組織、團隊什麼的,全部置諸腦後;第二件事,就是逆轉思維方式,以逆向工程拆解問題的關鍵,找出問題的根源;第三件事,就是為了這個根源去思考一個創造性的手法,去解決問題--所謂手法,包括為這個問題去創立一個合適的組織--組織以此目的而存在,以問題解決時消散,永遠不要倒轉因果,由手上的東西誤導自己的思維,這是一切災難的根源。

就用這近發生的事情,思考一下,社會中 99.999% 的人,都是和以上的方法倒轉--先想眼前的有什麼,再想如何建立一個方法,結果想來想去什麼也想不出,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膠方法,結果又再繼續製造災難。

由今天起,忘了由下以上、由小到大的視野;試試從「倒立」中思考吧,很快你會成為一位新的戰略家。

一百個葉劉棄選的理由

緊急!緊急!緊急!!!葉劉需要你的幫忙!!!!!
為了令親愛的葉劉淑儀體面退選,林忌大發善心,決定集合網友創作一百個葉劉棄選的理由,供葉劉選擇。

葉劉的退選全靠你的支持,請各位網友踴躍捐輸,慷慨解囊!阿彌陀佛!

1. 由於民建聯唔支持我,所以我決定退選
2. 由於民建聯支持我,為左同佢地有分別,我決定唔選
3. 由於民建聯叫我去中常委開會,我太感動啦,所以唔選
4. 由於民建聯叫我去中常委開會,我果日腳痛,因為去唔成,所以選唔成
5. 鍾樹根太靚仔,我決定讓路。
6. 為左綠化香港,所以我決定讓路俾鍾樹根。
7. 張國鈞係我契仔,鍾樹根係我契弟,所以我要俾佢地接班
8. 希特拉去左渡假,唔得閒
9. 希特拉係民主選出來的,所以我不屑參加
10. 為左證明我參選同陳太參選與否無關,所以當陳太決定參選時,我決定唔參選。
11. 為左唔想明年排在蔡素玉名單的前面
12. 要俾匯賢智庫的第二梯隊上位 (hmmm)
13. 要俾匯賢智庫的第三梯隊上位 (乜水呀...)
14. 要俾匯賢智庫的第四梯隊上位 (未出世喎)
15. 要俾匯燃致富的火星人上位
16. 早晨!早晨!早晨!
17. 同我辭去保安局局長一職時的理由一樣,係私人原因
18. 其實我的私人理由,就係因為我個頭大過陳太
19. 馬力報夢俾我,你問蘇民峰啦
20. 徐四民報夢俾我,同上
21. 講個秘密俾你知,其實我三姑媽個四叔婆個孫女的契妹係陳方安生,大家唔方便爭同一個位嘛!
22. 我近排掛住睇天線得得 B (Teletubbies),所以唔得閒
23. (突然董建華上身)噢!參選問題,係好重要的,由於選舉係民主制度的一種,而阿媽係女人的一種,所以.... 選舉係好重要的!
24. 泛民唔俾我參加協調,所以我冇得選!
25. 我支持 Donald Tsang!
26. 理論上照計或者應該可能怕且我參選的機會都比起唔參選的機會大 D D 掛,呵?
27. 洗手!洗手!洗手!我昨晚去廁所唔記得洗手,為左建立一個好榜樣,所以我唔選啦.......
28. Ar~mani~ Naku panda! 我~唔選啦~ Vee Vee~~~
29. 因為巴士加價,而交表的地方又係禁區,所以......
30. 我決定等埋我個孫讀埋個博士先!
31. 我最近做左麥記待應,晚黑開的士,日日同行家講廿三條,好唔得閒
32. 當波褲!當波襪!當波鞋!我當左張報名表!
33. 因為我買左港膠所
34. (薛凱琪主唱)
下次下次 下次大概可以
能碰著誰 成為幸福小姐一次
.......
下次下次 是勝利那一次
能夠賺回 從前為苦戀所透支
誰怕用情 誰就會輸
就算重傷 巳七萬次
難道我就這樣嚇跑 無下次
......
下次下次 沒法壞過今次
還有哪事 能令我悲傷不止
誰未繼續 誰就會輸
就算再輸 再不斷試
然後勝利會是我的 無下次

35. 我!我忍唔住啦!我決定要留番個掃把頭!所以香港市民對唔住啦,我個髮型重要 D!
36. 各位親愛的香港市民,明年香港小姐選舉見啦!
37. (韓劇對白) 其實... 我...係我阿爸...個女!!!即係,我!其實係我個女的阿媽!!所以我...今次...冇興趣參選!


請大家一起 forward 出去! XDDDDD

星期二, 9月 18, 2007

林忌短評:民建聯與葉劉理念相同

譚耀宗:葉太月內決定是否參選
[18/09 星期二 21:47]
內民建聯晚上召開中委會會議,聽取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交待她對參加年底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看法,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中委會認為葉太是合適人選,如果葉太決定出選,民建聯會考慮支持,因為葉太除了有民建聯,亦可吸納其他票源,增加勝選機會,他估計,葉太今個月會作出決定。

葉劉與民建聯開會未決定參選
[18/09 星期二 20:12]
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晚上出席民建聯中常委會議,交待對參加年底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看法及意向,她形容彼此坦誠交流,她目前未決定是否參選,但會積極考慮,一有決定就會向外公布,她並已做了一項民意調查。


借刀--已經成為香港政治生態的一種常規武器..
繼泛民中人借刀參加「協調」來「上位」,今日輪到民建聯借刀,送葉劉一程......

看看葉劉無奈的眼神,第一次在其眼神之中,失去了自信--這是在媒體上的第一次,比起當年「辭職」之時,那種「I'll come back」的眼神也沒有。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今晚九時四十分左右的記招上表示,民建聯可以考慮支持「同我地理念相同」的人--例如葉太。

葉劉原本打算扮范太,什麼「不偏不倚」的嘛,偏偏被譚耀宗「借刀」,送一句和民建聯理念相同...... 葉劉真係得多你唔少呀!呢一句廢話,最少幫葉劉吸走五千票!

大家一起發揮小宇宙及想像力,幻想一下葉劉和民建聯開會時,怎樣談及補選問題呢?

1. 葉劉:幫幫手呀,你地搵人哽左佢啦!
DAB:明年排在蔡素玉前面?程生同馬生都分別已經......

2. DAB:阿頭叫你出來選,唔好推三推四啦
3. 葉劉:民調唔夠砌呀 / DAB:我地果兩件年支持度仲低呀,頂硬上啦

星期一, 9月 17, 2007

法蘭西與 Mr. Bean


投籃作品:法蘭西與 Mr. Bean

由 Rowan Atkinson 演得家傳戶曉的 Mr. Bean,四月在香港上畫了「Mr Bean's Holiday」(戇豆放大假),這集 Mr Bean 一反以往在英國惡攪的「傳統」,轉到法國去大肆「破壞」與「失禮」。

個人意見認為,這是 Mr. Bean 電影中最好的一部,比起上一部「太胡鬧」的 Johnny English,無論在深度以及笑料都更上一層樓!然而本片就是比較有深度,很多笑料都是「法國式」或「歐陸式」的,由巴黎 RAR 的鬧劇、坦克車在路上行走、永不見一人的郊野,在法國生活過一段時期的朋友,一定帶來會心微笑。

舉個簡單的例說,當 Mr. Bean 坐歐洲之星由倫敦去到巴黎時,法國列車服務員對他說了一堆英語,Mr. Bean 立即得戚地回應::「Oui!」 (法文的 Yes),然後再得戚回應一句:「 non!」 (法文的 No),於是服務員就讚他一句:「你的法文說得不錯!」;這時 Mr. Bean 就回應一句:「gracias!」服務員隨即露出一臉錯愕的表情。

什麼是 gracias? 中文字幕只見翻譯一句「多謝!」,身邊的觀眾不大明白。Gracias 其實是西班牙語的「多謝」,可不是法文的「多謝」 (merci),這個 Mr. Bean 在法國逢人便說 gracias,難怪到片末被女主角誤認為是西班牙人了(這又是另一個笑位)。有線電視在廣告中,把 gracias 當成是意大利文,類似的錯誤在香港也經常發生,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再深入一點的笑話,就是全片都在嘲弄「英法情仇」:一個英式的「紳士」,如何在法式傳統下大出洋相:一個英國傻佬不懂吃法式海鮮,Mr. Bean 如何玩弄法式的治安與秩序(例如,法國出名「愛飛站」、「中途查票」的亂龍火車系統),十八世紀式的亂龍交通及街道,最後連康城影展--法國難懂的「新浪潮電影」也玩盡了!本片絕對適合熱愛法蘭西文化的人!

法國人可會對這些「嘲弄」以動怒?請放心,法國人可不是土共,他們是一個很喜歡拿自己文化開玩笑的。面對可能是世界上最混亂的官僚體制,法國人不但慣了,而且更認為這是一種「混亂」及「失序」的「情趣」;記得大半年前在巴黎開車,去到近半夜一點時,高速公路的一個出口突然「落閘」封閉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大陸、或甚至嚴謹的德國,肯定引來大量民怨或憤怒;法國人呢?居然落車打開車尾箱,取出暖水壺停在路邊沖咖啡,再和附近的車主傾談解悶,輕鬆地打發消磨時間,露出一副趣怪的表情「裝怪臉」,這就是典型的法國人!看看那由十幾個路口組成的「凱旋門」迴旋處!這樣亂七八糟又不會出意外的系統,亦只有法國人才可以習慣與適應。

除了笑料之外,本片把法國南部的風光如畫實在拍得淋漓盡致,由不見一個人影的田園鄉郊,到普羅旺斯(Provence)康城 (Cannes) 海邊的蔚藍海岸都拍得很美!記得月初在某連鎖店看到這隻 DVD 出版時,該店把精華片段播上大螢幕;當 Mr Bean 以女人衫蒙頭,扮窮家女高唱 O Mio Babbino Caro 一幕出現時,整間店鋪的人,都眼定定望著電視一起傻笑,這樣的情形,在香港實在非常罕見。

新晉著名男高音 Rolando Villazón 一直被人說和 Mr Bean 相似,今次則輪到 Mr Bean 扮唱歌了!在片末以音樂劇的謝幕形式,為 Mr. Bean 的最後一部電影 (Rowan Atkinson 說此後不再拍 Mr. Bean) 完美謝幕,是有一點兒老土,但真的很感人;本片選出了法國 Charles Trenet 的名曲 La Mer 作謝幕,其實 La Mer 就是「大海」的意思,Mr Bean 以異常誇張的手法,在「大海」的歌聲中,排除萬難,在一架又一架「剛好」的車輛幫助下,終於走到去美麗的海灘旁,或者想暗示人生的奧秘--需要不捨的努力及奮鬥,以及隨遇而安的心態,即使面對逆境亦能自強,上帝的安排永遠出乎你意料以外,卻剛剛好,不多亦不少......

星期日, 9月 16, 2007

還搞大學幹嗎?

馬嶽在明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恥笑民主黨及民建聯不派人參加補選,質問「還搞政黨幹嗎?」,令我感到很悲哀,很想反問一聲馬嶽,「還搞大學幹嗎?」

叫希突奶繼承希特拉?
怪論一:「馬力逝世當日,當傳媒已毫不留情的問誰會參加補選和誰人會贏(真夠厲害)時,我曾有一刻想過民主派會否不派人參選。民主派其實可以很有風度的說:這是民建聯的議席,如果民建聯派人繼承,出於compassionate reasons我們可以不參選,正如1995年劉千石因抗議政府撤回有關遣散費上限的法案而辭職,親中陣營為了表示尊重他的決定而不派員參選,讓李卓人自動當選。當然,當日何秀蘭急不及待的宣布參選,我知道期望這麼高的君子風度是有點不切實際。」

這真是一個民主的「開心大發現」,原來馬力死了,議席就應該由其政黨民建聯繼承;再進一步,下次不如考慮說,由馬力的兒子/太太/其他親戚繼承吧?原來民主政制,有一樣東西叫做「繼承」的,真的奇哉怪也,立法會的議席不是市民的代表嗎?幾時變成了政黨的「私產」,可以「兄終弟及」、「子承父業」的,請問這個「民主君子原則」,是由誰發明的呢?

不要把台灣「不分區立委」,或者德國的「政黨比例代表票制」拿來比較,那是政黨派出的代表,和香港「選人不選黨」的選舉制度不同;要不 2000 年程介南因官司而辭職之後,是否也應由民建聯直接繼承其議席?還是「死人」這件事應有「例外」?如果馬嶽對這個制度有異議,是否應該去說服政府改變制度,而非指責民主派「沒有這麼高的君子風度」?用中國的一句話,這叫做「當仁不讓」!假如 1933 年希特拉當了一天總理就突然死了,是否應由納粹黨派出其他人「自動繼承」其總理職務?還是在納粹黨未造成任何傷害之前,制止他們?哪一個做法,對民主才是真正的好?

錢從何來?
怪論 2: 「民主派不需要把補選提升到『非勝不可』、『全民公投』的層次。民主選舉,每一仗你都應該全力以赴,但沒有『非勝不可』的選舉,因為總有下一次機會,輸了一仗你的政黨不會滅亡。」

照馬嶽的說法,看來政黨好似有用不完的時間和金錢,選舉亦不用花錢的(傳聞這次選舉,一位候選人保守要用二百五十萬元);香港的民主派政黨可不似大學,可沒有納稅人的錢補貼的;一位教授或者可以連續幾年交不出成績,一個政黨如果逢戰皆北,不知錢從哪裏來?是否以為每個政黨都好似民建聯或自由黨,看似有永遠用不完的金錢?就以台灣的親民黨、新黨為例,為什麼人人都說他們面對「泡沫化」的危機呢?正如國家輸了一仗也未必會滅亡,是否次次打仗都應該參戰呢?不會滅亡就派人參戰,這是什麼邏輯?

正如法國、德國等先進國家,不同政黨不同理念常常有「執政聯盟」、「在野聯盟」的概念,馬嶽教授鼓吹選戰不用計較勝利得失,這種態度聽到林忌覺得很神奇;派一個市民最接受的候選人,這不是民主應該鼓勵的態度嗎?置市民的意願於政黨的意願之上,不是較民主的想法嗎?馬嶽為何認為民主應該考慮一黨之私,派出對政黨最大利益的人?

想贏就變共產黨?
怪論 3:「要保證贏才參選,是共產黨的思維邏輯」--什麼叫做「保證」?請不要偷換概念,共產黨的「保證」,是「控制」選舉鐵一般的「保證」;泛民派「陳太」出選,何來「保證」?誰保誰的證?陳太只是「勝算」較高,「保證贏」是馬嶽你自己說的,這才是「共產黨的思維邏輯」。原來「民主選舉」的雙方是一場硬膠論述,完全不用計較勝負,哪麼不如全港七百萬人,人人也參選好了!反問一句,為什麼選舉要有「保證金」?為什麼低於一定投票率要「沒收按金」?沒有一定得票的「勝算」,又如何參選?

為何馬嶽不選香港先生「上位」?
怪論 4 : 「這真正是世界政黨發展史上的奇聞:選舉提名期還未開始,政黨已經公開說我們的候選人其實是沒有希望贏的,一定要個外人來幫手!」

為什麼欣宜不選香港小姐?為什麼馬嶽不去參選香港先生?四個字,叫做「自知之明」;政黨是怎麼樣的一種「怪物」,一定非派自己人參選不可?真的奇哉怪也;如果大家意念相同,為何外人就不可以支持?政黨的目的是什麼?民主的目的是什麼?政黨的成立目的是為了推廣其理念,如果有人持相同的理念,為何非要推自己人不可?理念重要些,還是「自己友/非自己友」重要些?原來發展政黨,目的就只有壯大自己的政黨一條路?否則就不要搞,執左佢好了?

最神奇的是,馬嶽假設了民選議員的出路,就是區議員也一定要「上位」,變成立法會議員;可是立法會議員只有六十位,全港卻有四百多個區議會議席,如果次次立法會選舉都給人「上位」,就算屆屆換人也「搞唔掂」也,據馬嶽的意見,不如個個黨都執左佢啦!

不知馬嶽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可有親身問過甘乃威?「遭黨高層如此對待(多年),出來仍然沒有半點怨言」--冇得選立法會,就好似世界末日慘過去死?以為人人都如此「恨上位」嗎?難道投身政黨是「計年資」的嗎?「年數夠」就應該有「一定的回報」?否則就是「多年對待」、「沒半點怨言」的很偉大?請勿狗眼看人低!用馬嶽的講法,「要保證有得上位才入黨,是共產黨的思維邏輯」

江山一代自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陳樞機絕對不用參選,馬嶽你可以放心了!時代不同了,在廿一世紀從政,真的非有政黨不可嗎?這是誰發明的定律?這是誰的規定?沒有政黨之名卻有政黨之實的同盟,又有何不可?有政黨之名卻沒有政黨之實的組織,就一能夠雞犬升天,化不可能為可能嗎?政黨一次不參選,馬嶽就問人一句「還搞政黨幹嗎?」,那麼大學教授硬膠,林忌又是否應反問一句:「還搞大學幹嗎?」

星期六, 9月 15, 2007

香港.停滯.老人政治

有一個問題在香港經常被提及,可是提的次數雖然多,卻大都輕輕揭過,通常不敢尋根問底;或有深入些的探討,可是一旦遇到問題的核心,不是「老作」一些原因去掩飾,就是「真心膠」地相信一些虛假的幻想,而這個既不能提亦不能講的問題,就是香港各階層的「老化」。還記得以前充滿活力的香港嗎?1991 年,涂謹申成為香港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他當年 28 歲。今天有一個 28 歲的年輕人出來選立法會?保證被大家恥笑不自量力,回家吃多幾年奶吧!

看看被一眾時事評論員嘲弄的百年老店--中國國民黨,看看那位常被視為軟弱、不懂政治的馬英九,他所起用的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他今年三十二歲。的確那個百年老店對此決定充滿雜音,有很多老人家看不過眼,可是馬英九就是敢賭這一鋪,連戰敢嗎?宋楚瑜敢嗎?那些批評者自己敢嗎?

2006 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當老人家天天說要「國親合併」,不要把宋楚瑜迫得太緊,為表面的團結而要維持和氣,可是馬英九就是敢賭這一鋪--與親民黨的協調破局,於是宋楚瑜成功自焚,親民黨面臨泡沫化命運,加上國民黨在 2005 年在三合一選舉的勝利,成功把親民黨邊緣化,從此不再成為分裂泛藍的嚴重威脅。

現實就是如此,中國人永遠注重人情世故,卻把客觀現實放在第二位;別人成功自己不明白,要不就是說:「佢好彩囉,我都得」;再差點的,說「一世死好命,同人唔同命」;更差的,則謾罵、抹黑、誹謗他人的人格,無中生有對他人中傷等等。於是「槍打出頭鳥」,越是與別不同,就要承受越多的攻擊壓力等等。另一方面,偏偏我們領導層那一些人,絕大部份都是傳統的中國人--年紀越大,耳仔越軟;就和古代的帝皇一樣,重用身邊「搏上位」的小人,疏遠有能力敢言敢拼的老實人,用人不但唯親唯情,還唯和氣、唯和稀泥、唯差不多先生、唯偽君子,於是一班本應年輕有為的,全部成為孤鳥、棄將、泰緬孤軍、楊艦隊,全部都在同年紀的權鬥之中被排擠出去,只餘下那些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擦鞋仔」;於是每次提到接班,聖明天子永遠都要繼續「撐落去」,就和古代那些昏君一樣,埋怨「人心不古」、「人才凋零」,卻不知道這樣的局面,根本由始至終都是自己一手造成。

另一個最大的鴻溝,就是文化的改變;現今掌權當政的,骨子裏仍然是一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中國人,所跑的 OS (Operating System) 仍然是非常中式的:人情世故、面子、請客、和氣生財這些老式的思想,仍然是其核心最重要的組成部份;即使學問再高,外語說得比中文好,畢業於外國的一流大學,甚至擁有博士學位,可是這些成就的得來,往往只是用「雙重標準」的方式達至--對專業一副態度,做人就另一副態度;在管理、人情、甚至教育子女方面,「德先生」、「賽先生」立即消失,變回中國官場的那一套,什麼人情呀、世故呀、給人面子呀、請客呀、三顧草蘆呀、狀元探花夢呀,老慈禧回朝,百年祖宗的彊屍搬出來,把年輕人變成光緒帝,什麼也看不順眼,什麼也打回原型;認為林忌「誇大」的,不妨從身邊朋友的「人生大事」看看,是不是仍然是舊時的一套?

問一問年輕人要結婚的,家境不富裕的另計,有多少閒錢的家長,當子女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之時,為什麼偏偏要強迫管制呢?很多朋友希望旅行結婚,希望不搞中式婚宴,十對有這樣想法的新人,難得有一對可以成事--每次父母都說:「仔大仔世界,女大女世界,你地話事啦!」隔了幾天就又突然來電:「思前想後,都係唔好,人生大事,一定要的!」然後一大堆神奇理論就會出籠,什麼「風風光光一次」呀、「阿媽養到你咁大,唔通你要我冇面?」、「要我在親友面前失禮嗎?」、「習俗不得改變」、「中國人的傳統」、「唔吉利」、「好意頭」、一大堆神神怪怪的風俗習慣成為「必需品」,至於當事人的權利、想法、自我意見,全部被拋之九宵雲外,置之不顧了--什麼「人權」、「自由」、「自我權利」,統統敵不過「孝順」、「五倫」、「風水玄學命理」!

為什麼兩個人要結婚,變成一大堆姨媽姑姐三姑六婆的事?為什麼在男女平等的法例下,嫁女又要收禮金,一大堆奇哉異說、什麼土產、過大禮,三跪九叩、甚至連痰罐也搬出來!說成什麼「子孫筒」!天呀,這是什麼年代?當事人自願是一回事,父母親友強加於身上,則是另一回事!偏偏聽聞的,十個有九個都是被迫的;當年輕一代被迫變態之後,唯有更變態地去找回自我--越來越不文變態的玩新郎新娘,越來越無聊與不知所謂的「開門利是」虐待遊戲,非要把神聖莊嚴的婚姻,貶成低俗變態的一場胡鬧。當「童養媳」、「扎腳纏足」、「體罰」被再一代廢棄之後,為什麼這些所謂「傳統」,卻仍要強加諸於年輕人身上呢?婚姻算不算是一個人其中一件最大的事情?為什麼一個人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卻沒有決定的自由呢?這樣的社會本身,是一個廿一世紀以「自由」、「平等」、「法治」為基礎的精神社會嗎?還是這一切只屬英國人的「海市唇樓」,香港這些穿著西裝西服的人們,仍是那些未擺脫過氣小農思想的野蠻人?

說起上來,這些「傳統」也夠可愛的!新郎穿領呔西裝成為「賣國賊」,新娘也成為了「漢奸」--明明是漢人,卻穿著滿州人的旗袍,坐在德國製的平治,英國製的勞斯萊斯,打著比鮮血紅的紅傘,莫名奇妙地在街上大吵大嚷!忘了,有些新人還要在街上撒一把米,食環署人員會罰他們 $1500 罰款嗎?這似什麼?不中不西不漢不滿的大雜炒,卻煞有其事地認為這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就如泛民「神聖不可侵犯」的協調機制一樣,既令旁觀者莫名奇妙,亦令當局者長嗟短嘆。想像一下,有如新畿內亞獵頭族,把一個文明人廢棄的可口可樂樽當是神器,一代又一代傳下去,變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條,愚蠢、無知、不知所謂。

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實在叫人哭笑不得;當這些人可以接受西方新近傳來科技產品,甚至變成最傳統祭祀用的紙扎 Benz 跑車、紙扎 Nokia 電話、紙扎冥通膠幣之時,卻偏偏無法接受「民主」、「自由」、「人權」這些已傳入百年的西方思想。原來我們的社會,雖然接受了完全西化的教育,其核心價值仍然和百年前洋務運動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沒有分別;外圍的、表面的、包裝的,是西方文明價值的一層皮,內裏的、骨子的、核心的,仍然是未經沉澱改進的中式硬膠思想,就有如在最新款的 Intel Core2Duo 電腦上,安裝一套 MS-DOS 5.0。表面看來威風八面,一到危急關頭,就只有束手無策,紛紛呼兒喚婦齊喊嗲娘,卻仍然不明所已,死不悔改。

就是因為這樣,香港的社會階層問題,表面上是西方政治學,實際上是中式宮廷鬥爭;表面上是民主自由,實際上是人情面子;表面上是穿西裝西褲吃西餐喝西茶的現代人,實際上卻仍是滿腦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位差不多先生!沐猴衣冠,百載如一。

福佳有理:為巴伐洛堤伸冤

刊於九月十五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沈旭暉於九月九日明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誰殺了巴伐洛堤?》,質疑巴伐洛堤未做到的事;由於涉及了林忌最愛的歌劇,雖努力說服自己視而不見,但最後仍忍不住,實想為巴伐洛堤伸冤也。

促減票價是強人所難
沈旭暉在文末,對巴伐洛堤提出了幾大可能:
1. 假如巴伐洛堤到菲律賓不是舉行居民不能負擔的獨唱會,而是乾脆將票價下調10倍,當地人 會否更容易覺得歌劇很普及?
2. 假如他利用影響力建議各國政府設計歌劇通識教育,他會否有更多知音?
3. 假如他把和流行曲crossover的心得研究成理論,例 如創造男高音和R&B配合的和諧法則,他在音樂史上能否更進一步,得以和提出十二全音階音樂的勳伯格(Arnold Schoenberg)齊名?

1. 巴伐洛堤在 2003 年,開了「 Three Tenors at Bath」的音樂會,所有觀眾免費入場。當然,如果巴伐洛堤場場音樂會都免費,你說多好?可是要求人家不收錢不吃飯,就正如要求作家不收稿費一樣,是否有點強人所難?
不過今天的科技一日千里,一隻正版的巴伐洛堤歌劇唱片,最便宜的只需要四五十元;在內地正版更平,而 Youtube 及老翻,不論合法與否,事實上卻令歌劇走進平常百姓家。
2. 幸好這個建議沒有實施,幻想一下如果巴伐洛堤認識當年的何志平及李國章,要求開一科「歌劇通識教育」,這絕對是另一場大災難,反不如建議董建華為全世界各國開設愛國課程好了。
3. 男高音和R&B配合的「和諧法則」,看來和練金術一樣遙不可及;就等同建議政治學設計一種「布殊──塔利班」和諧法則一樣,看來像是火星來的事物。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勳伯格是一位作曲家,巴伐洛堤是一位男高音,為何梁朝偉不去做《花樣年華》的導演?為何朗拿度不去成為巴西鋼門?為何碧咸不去當前鋒?這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的確,世界上有些通才如卡路士,可以先當完前鋒後成為一名出色的後衛,可是世界上擁有這種條件及機遇的人,實在太少。巴伐洛堤生於意大利戰後的窮鄉僻壤,身邊沒有勳伯格所遇到理勞.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或馬勒 (Mahler),傳聞巴伐洛堤連五線譜都不懂看,對童年時缺乏機會的一個窮小子,要求有劍橋哈佛的博士學位,是否有點強人所難?是否有點不公道?

再者,勳伯格作為一個「抽像」、「革命」的作曲家,其作品艱深難明,連馬勒也聽不懂!叫巴伐洛堤學習勳伯格,情況就有如叫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去繼承抽像派畫家畢卡索所未完成的事;又或者叫自由經濟學家佛利民,去完成托洛斯基的革命一樣,令人大惑不解。

普及與研究南轅北轍
一個歌劇演奏者的演藝生命非常短暫,就以當年著名的女高音 Maria Callas 為例,全盛期不過十數載,之後就走下坡了;「高音」是「非自然」的聲音,無論再如何小心保養,如何經過最良好的訓練,就和足球員的事業一樣,全盛間非常短暫。巴伐洛堤早就年華老去,其聲線一早走下坡了,就如同碧咸離開皇馬,去美國「掘金」,就是因為歲月不饒人。自九十年代起,很久已經聽不到巴氏那個「高音 C」 了。

什麼「高音 C」、「歌劇沙皇」這些「美譽」,其責任屬那些扮高尚卻無知,把傳媒吹捧「照單全收」的觀眾讀者吧?那個擁有美樂聲線的表演者犯了什麼錯?「普及流行」和「尖端研究」是南轅北轍的兩回事,正如香港任何一份報章,也不會全篇刊登博士論文。怪責巴伐洛堤不去教導聽眾欣賞歌劇,就有如怪責梁朝偉不去教導觀眾欣賞法國新浪潮的高達 (Jean-Luc Godard) 一樣,深深的令人感到無奈。

伸延閱讀:
再見,巴伐洛提!

星期四, 9月 13, 2007

「泛民候選人」支持度結果發表

林忌在8月29日至9月13日期間,在其博客進行了港島區補選的泛民候選人支持調查;是項投票提供了七個泛民人物作選擇,供讀者以「單議席多票制」,選出心水代表人物,去和保皇派的幻想代表葉劉對疊。此項調查容許世界各地網民投票,亦無法分辨投票人是否港島區的選民,但根據林忌自己的網站訪客調查,發現近八成半的讀者都來自香港;而博客軟件所提供的投票系統,會產生一個讀者的紀錄,令讀者可以在投票期間改變主意,改變已經投下的選擇;當然,此投票系統仍然有不少缺憾,例如無法完全保證投票者沒有多次投票,但已在科技上盡了力,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此投票和一般民調不同之處,乃本博客是一個讀者強烈傾向「泛民」的群體,因此如在此投票選擇「泛民」與「保皇」候選人,將完全沒有意義;有見及此,林忌只提供屬「泛民陣營」的候選人,供網友選擇;另一方面,單議席多票制的好處,是讓民調更能反映個別弱勢候選人的支持度--即使「人氣較低」,亦不會因被「明星效應」覆蓋,而無法反映在調查的結果當中;從結果看來,這方面目的應該達到了。舉例說,同屬社會民主連線的黃毓民及勞永樂,其支持度有大幅的距離;如果在單議席單票制的系統設定下,選民往往只能投給較知名,或較受擁戴的那位;然而在這個投票系統下,雖然兩人同屬一政黨,而且選民可以同時投票予兩位,但其得票率卻有明顯而極大的距離,反證了是次投票可靠的一面。

另一方面,在這十五天當中,林忌及各網友,一直有留意投票數字的上升幅度,和本身每天讀者人數,有沒有明顯的「人為因素」干預;在這十五天當中,沒有任何明顯的跡象顯示,投票受到任何「造票」干預。因此目前的結果,有一定的可靠性與參考價值。

當然,由於投票期長,「結果論」令一些「候選人」得票減少了--如退選的何秀蘭,否認有興趣的毛孟靜,或者從來沒有表態或報導的司徒華,在後期的投票日子之中,明顯得票少於前期;而網絡的泛民支持者,對政治及時事的關心度,比起普羅大眾強一些,這些傾向都會影響投票結果,值得讀者留意。

經過十五日投票期,是次「單議席多票制」的調查有 386 位網友投票,共投出了有效票 491 張,平均每人投了 1.272 個「候選人」;最高得票的是陳方安生 177 票 (45%),第二位黃毓民 108 票 (27%),第三位毛孟靜 71 票 (18%),第四位司徒華 52 票 (13%),第五位何秀蘭 42 票 (10%),第六位甘乃威 24 票 (6%),以及第七位的勞永樂 17 票 (4%)

福佳有理:泛民協調機制=民主選舉?

刊於九月十三日蘋果日報論壇版
為了一場港島區的立法會議席補選,泛民的人選由八月八日至今轉了幾轉,終於轉出個最有望勝選的陳方安生。

由葉劉以歪理質疑泛民「篩選」雙重標準,到泛民內部出現雜音,認為協調機制至今走了這麼多步,必須再走下去,這才是體現民主的精神云云,更引來宋立功之流的九流分析,說什麼「甘乃威決定讓路,令泛民初選機制名存實亡,可能令部分支持者失望」,完全是不知所謂。

機制充滿了漏洞
就和葉劉多次操作什麼民主選出希特拉一樣,香港教育就是欠缺了一課書,這課書就叫做「民主」。民主就是以人民的意向為主,才是終極的目的;至於如何達到目的,例如使用法國的幾輪投票制,美國的選舉人票制,德國的直選加上政黨比例代表制,這是實行的另一回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需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正如發明現代議會制度的英國,從來沒有一部文字憲法去保障公民權利,可是卻比起修憲修到手軟的美國,以及動用到人大釋法的特區《基本法》,更靈活地去保障人民的權利。

泛民主派的所謂協調機制,只是幾個黨派私下協議,既沒有經過群眾的授權,亦充滿令人質疑的漏洞,協調從來只是為了一個補選而設,而非長期的一個制度,而原來最高民調的兩個候選人,都已經宣佈退出選舉,這樣的協調根本不能反映現況,難道要死守不可?泛民的協調幾時等同了民主選舉,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部份呢?

難為初選訂底
一個在 2003 年 7.1 時和葉劉站在一邊的勞永樂,一樣也可以成為泛民協調機制下的參選人,不知道這個機制又是否歡迎葉劉參加?支持普選才可以參加泛民協調機制,那麼底線又在哪兒?要支持 2012 雙普選?還是要高呼 0708 雙普選?如果對民調沒有要求限制,例如不到 5% 支持,或者不到 10% 支持都可以參加,那麼是否任何人聲稱支持普選都可以參加協調?陳方安生不屬於任何泛民政黨,她參加協調的入場券是什麼?何秀蘭也不屬各大黨派,為何她曾是協調的主角呢?如果某些保皇黨的人突然宣佈洗手革面,要求參加協調,不知泛民又怎樣創作一個藉口,去拒人諸門外讓人口實呢?還是你我他人人可玩,由巴士阿叔陳乙東,到林忌等福佳黨人(可以的話,明天就去組黨),人人都可以參加協調,握著陳太的手在台上辯論或發音,在電視直播高歌一曲《福佳始終有你》,比起某些「悶到瞓」的場面更有吸引力吧?隨時因而在民調拿下幾個百分點,比起一些黨派支持的候選人還高,不知泛民是否相信呢?想上位的各方勢力,這是免費廣告宣傳的抽水好機會也!仲唔快 D 叫埋嗲o地媽咪一齊玩?

分分鐘被「玩謝」
聽信宋立功之流而聞膠起舞,泛民實在是自己的石頭砸自己的腳,再一次把大好形勢斷送;如果我是土共,第一時間派出三五七個「中立人士」,公開宣稱支持即時雙普選,然後要求泛民緊守「協調機制」去初選,利用制度的漏洞迫使泛民「唔預我玩」,又或者在機制內「玩謝你」,把協調變成一場荒謬絕倫的鬧劇,令協調機制正式成為硬膠機制,而硬化的塑膠,眾所周知是脆弱到不堪一擊,令好好地的陳太出選,變成廣告宣傳 Stupid Show,這又何苦來由?一旦激到陳太割席參選,難道泛民要另推一個候選人,去和陳太及葉劉競爭嗎?是泛民需要陳太,還是陳太需要泛民呢?

星期二, 9月 11, 2007

林忌短評:葉劉退兵前奏?

民建聯兩成員擬參與立會補選
[11/09 星期二 21:05]

民建聯晚上召開常委會會議,商討年底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黨主席譚耀宗表示,常委張國鈞及中委鍾樹根,都表達有意參選,他們出選與否會由中委會決定

希突奶看來真的要希特拉到底,學習啤酒館政變的希特拉,一見勢色不對,就逃之夭夭。
希特拉最少聞到槍聲,在生與死之間選擇逃跑,如果希突奶如果不戰而逃,這叫做更遜一籌。

泛民出 Anson,實在太早曝光了!!!

民主新中間路線

陳方安生宣佈參選了,這是一個得來不易的夢想;由八月九日黃世澤在經濟日報提出這個構想,到林忌在蘋果於八月廿九日呼應,發表打低葉劉關鍵是中間票,點出三個可勝選的女性時,我們都不敢相信想像這件事情可以成真;幸而陳太拿出超越泛民的智慧與勇氣,踏出這戰略上無比重要的關鍵一步,反令土共陷入進退兩難。

回想同在八月九日,林忌在蘋果日報發表馬力安息之後--論泛民立會補選策略,提出泛民的補選議席,最重要的絕非一個議席之得失,而是利用這次補選,去挑戰政府「福佳撻皮書」的討論,變成普選公投,這才是泛民主派最重要的事情,亦是何秀蘭、甘乃威、勞永樂等人,要做也做不來的事情!回想這一個月內,泛民絕大多數人漠視這個問題,只在如何輔選如何協調這些旁枝末節問題上打轉,令對內情略有所聞的人,都不禁搖頭嘆息;就在大家為香港民主前途掐一把冷汗之時,陳方安生成為了救世主,令土共反成輸家,由贏到輸,到輸變贏,過程盡是驚險萬分,一旦走錯一步,今日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而萬劫不復也;看來香港民主的前途,仍是有些氣運的。

即使令到泛民有些人不開心,陳方安生亦不應成為泛民的一份子;陳太的作用就是超越泛民基本盤,運用民主的新中間路線,去爭取雙普選;泛民這些年來無論手法與論述,都陷於創造力的貧乏,面對困局除了堅持重覆三匹被,來來回回都無法突破困局,原因何在?原因就是泛民的領袖,除了絕少數的例外,從來都不是用戰略角度去思考,想想我們當初提出陳太、司徒華等人之時,聽到幾多冷言冷語?有多少人想也不想就回絕一句:「絕不可能」,卻從來沒有想過作為「大佬」的責任,就是戰略思考的方式-- Thinking the unthinkable,化不可能為可能,而陳方安生這一課,就是對泛民的身教:nothing is impossible。

再借用 Bismarck 的兩句名言,讓大家思考什麼是政治

「Politics is not an exact science . . . but an art.」 Otto von Bismarck, 15 March 1884
政治不是一種確切的科學,而是一種藝術--俾斯麥, 1884 年 3 月 15 日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Otto von Bismarck, 11 August, 1867
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俾斯麥,1867 年 8 月 11 日

今日中文在政治或經濟學上,譯做「策略」的東西,和軍事上稱為「戰略」的東西,在英文都只是一個字-- Strategy,最早源自希臘文 「Strategama」;只是中文的翻譯不同,令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卻弄不清這個字在西方使用時,根本源自軍事術語,更從來沒有想過要真正明白什麼叫 Strategy,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到軍事戰略上去尋找答案。

2007 年有趣的一年,是世代交替的一年,是撥亂反正的一年,是創造奇蹟的一年;泛民長期偏重基層,令右翼產生了一個民主真空;無論對泛民或者陳太,最有效的戰略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大議題上合作,在民生議題上有分別,這才是爭取普選以及市民支持最有效的戰略。誰才是真正的民主鬥士,而非抽水乘機上位的跳樑小醜?市民和歷史只當有所判斷,再次借用梁文道的一句話,就是時間站在我們這邊。

星期一, 9月 10, 2007

勞永樂是泛民的人嗎?

九月二日:「社民連認為建議太複雜,做民調又需要金錢,整套機制太費時,因此他們反建議一個側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團體支持的機制挑選候選人;社民連主席黃毓民認為,泛民主派最遲本月中要選出候選人,否則準備時間不夠,因此認為初選機制最重要是簡單。」

社民連網頁:「日將出席會議的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昨日表示,雖然他早前曾建議由港島區動員能力最強的黨派派人參選,但泛民對建議反應不大,為求加快協調速度,他建議泛民集合所有勝算的候選人進行會議,在兩至三星期內選出適合人選,不需要再討論民調或初選等機制,『因為我哋拖得越耐,只會對葉劉(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越有利』。對於勞永樂的建議,有意參選的民主派何秀蘭表示持開放態度,又稱若泛民就協調機制達成共識,她不會提出異議。」

九月十日:「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批評不應以『人治』方式協調人選。

咦?又一次以今日我打倒昨日的我?今天幾多號了?距離九月中還有多少天?為何自己提出時就說人家不支持,現今成事就說人家是人治呢?

反問一句,泛民的協調機制,有沒有經過選票的洗禮?勞永樂由「保皇黨」轉為「泛民」,有沒有受過公投確認其誠信?如果 2004 年勞永樂連任,敢問一句,勞永樂今日會加入社民連嗎?

如果泛民堅持其硬膠協調機制,林忌立即在此呼籲,凡人人想上位者,立即報名參加;如果連勞永樂這樣的支持度都可以,如果連勞永樂這樣的前保皇黨人,在廿三條時如此的面孔都可以,為什麼你、我、他不行?

幾日前,勞永樂說陳太選不利泛民接班;如果有位三十幾歲的參選,不知勞永樂會否退位讓賢,以利接班?勞永樂做過立法會議員,陳太卻沒有,是否勞永樂應讓陳太接班呢?

不知妄顧民調提出「接班論」的,又是不是「人治」?

想選舉想上位不是問題,可是為求有得上位,卻不斷「亂發音」,這就非常有問題,在這方面,由零三年至今,勞永樂有改變過嗎?

泛民的所謂「協調機制」,根本就和民主沒有關係,只是屬於策略的一部份,目的是追求一個最民主的結果,目的是避免了如 2000 年陳水扁少數當選的問題--就如法國總統大選分成兩階段,其精神與目的類似。

可是有一大班邏輯混亂,思想混帳的膠人,卻把一個「協調」以為是「民主」的一部份,先有葉劉說這和「特首預選機制」一樣,現今又有「泛民」附和葉劉,說要維持這個「機制」!對不起,這個機制既不是民選,亦不是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制度,難聽點說句,這只是一群自稱泛民的散兵游勇,自以為是的私相授受機制--如果沒有參考民調的話,什麼都不是。

機什麼制?機制的目的是什麼?是盡快協調一個勝算最大的候選人!勞永樂有什麼民調數據,證明其打低葉劉的勝算呢?

機制的基礎是什麼?就是一群泛民的政黨各有興趣出選!陳太是泛民任何一黨的人嗎?陳太需要泛民的支持才可以當選嗎?泛民如果有人,陳太有需要出來選嗎?

陳太根本不需要泛民的支持,泛民要在其硬膠機制協調,就繼續自己協自己調好了,不妨協調出勞永樂,出來挑戰陳太及葉劉!祝泛民好運!

星期日, 9月 09, 2007

林忌短評:又一個死者

前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病逝
[09/09 星期日 21:32]

前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病逝,享年93歲;徐四民月初因為膽管癌,由養和醫院轉往瑪麗醫院留醫,到晚上八時搶救無效病逝。
徐四民是《鏡報》創刊董事長兼社長,九七年獲特區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他曾多度批評香港電台,作為公營電台而濫用公帑,點名批評港台節目《頭條新聞》刻薄,陰陽怪氣,有政治目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土共陣營又再喪一員悍將,剛巧又是大紫荊勳章的得主,再次應了「金紫荊章填命」這句歌詞,亦恰好應了流年四化的「巨門化忌」,遇著相關人士的「竹籮三限」,世事往往就是如此奇怪。

流年不利,葉劉會否因此怕到不敢出選呢?1923 年 11 月 9 號晚上,希特拉和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名將魯登道夫,發動啤酒館政變,魯登道夫的威望,令奉命平亂的德軍士兵不敢向其開槍,於是大步向前走;同時間,希特拉一聽到槍聲,卻第一個帶頭逃跑。

不知道葉劉聽到陳方安生出選之聲之後,會否貫徹希特拉的精神帶頭逃跑呢?千算萬算,人算不如天算也,難道葉劉的第一仗,就要在不明不白中陰渠裏翻船嗎?

在這個進退兩難的問題當中,泛民應好好吸收之前的教訓;民主初選的目的是為了擺平內部問題,如果明顯地某人在民調大幅領先,形式主義的初選就變得完全沒有意義;當然有民主的協調是長遠來說是好事,但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可能最大受益人卻是葉劉,因為她可由泛民派的人選,來決定自己是否參選。

葉劉失算了,之前她大聲指責泛民「協調候選人」,就是希望香港的民主制度,和 2000 年的台灣總統大選得利的陳水扁一樣,靠分裂上位;如今何秀蘭既退,泛民由分到合,無論甘乃威以至勞永樂,都明顯無法威迫陳太的聲望,在這樣的情況下,葉劉面對人生繼廿三條之後最難的一個抉擇,是勉強打下去,還是學希特拉掉轉頭逃跑?

看看民建聯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民建聯突然宣佈「有人有興趣」參選,那麼就代表著葉劉決定退兵,別在做大戲,扮大家沒有協調了;正如報紙報導,民建聯很可能的確沒有和葉劉談過,因為從中拉線的,乃中聯辦也!

星期五, 9月 07, 2007

希突奶的奮鬥

九月三日號《新假期》新書重點推介《潮童不宜》

長期自稱所謂「公信第一」的一份報紙,就在港島立法會補選前夕,推出其中一位「呼聲最高」、「支持度最高」的潛在候選人--「葉劉回憶錄」系列。常常自詡公信力的一份報紙,居然擺明車馬為一位這樣的人「助選」,這是怎樣的一回事?

連明報自己也在這件補選議題上,做了兩次獨特的民調--既先於港大,比其他媒體更加著緊這次選舉,然而就在這樣的一個時刻,明報居然在補選報名前夕,登出這樣的回憶錄?明報是否收到確實消息,肯定葉劉不會參選?

如果葉劉參選,這些回憶錄要不要計入其選舉經費?對其他候選人公不公平?如果其他人報名參選,明報會否給予雙同的篇幅刊登這樣的「回憶錄」?

距離十二月二日的選舉期不到三個月時間,這是「回憶」的好時刻嗎?也難怪,明報和葉劉一直臭味相投,請大家記起零三七一明報的表現,如何長期支持葉劉,如何抹黑反對廿三條的人,到七一之後那一日,又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彎倒戈!偽君子與真小人不離不棄,終於忍不住再次露出狐狸尾巴。

為什麼這樣明顯的事情,明報和葉劉都可以明目張膽地做?要找出答案,其實很簡單,看看希特拉的大作《我的奮鬥》(Mein Kampf),就一目了然!葉劉提出「民主選出希特拉」,其實絕對不是偶然,正如她長期為「民選希特拉」奮鬥一樣,希特拉的幾點談話,其實反映了葉劉長期的心理狀態,現與大家分享一下希特拉在書中的「偉論」:

1. 希特拉說:「宣傳的作用...... 不用衡量或考慮人們的不同想法,只需要強調它所要辯護的道理......亦不是對真理作客觀的研究......更不應按學院派的所謂『公平原則』,把事實陳列於群眾之。
比對一下葉劉的所作所為,參考維基百科:「港府於2003年1月28日公佈、蒐集有關23條立法意見的匯編時,表示據統計『過半數人支持立法』,後來卻被發現政府將反對者意見歸類為『意見不能辨別』,葉劉淑儀將此歸咎『電腦出錯』,表示是無心之失。後來有學者成立『《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公眾意見匯編研究組』,將意見重新分類,得出反對人數達六成,葉劉淑儀回應時只謂匯編『這個民意收集工作,其實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這已經過去了』。不少人批評政府歪曲民意,正如當年八八直選的假諮詢一樣。」

2. 希特拉說:「宣傳的任務應該永無休止地,為我們自己的『道理』服務......應把一切的罪名都放在敵人的肩上,即使與事實有所不符,亦不應顧及。」
「有時候見到社會上好似有一股歪風,有些人顛倒是非,黑白不分,甚至在某些傳媒看到有種文革的思維,文革的語言。在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感到社會有些倒退。」 --葉劉淑儀出席香港工會聯合會致敬晚會的致辭節錄 26/07/03

3. 希特拉說:「廣大群眾的感受性極為有限,他們的才智極微,且又極為健忘。所以有效的宣傳,都必須集中在特別重要的兩三點上,只要把這兩三點重重覆覆表現在標語、口號之中,務必要使廣大群眾中智力最低的人也能理解。」
「部分學者素來都批評二十三條,誇張兼無事實根據,市民毋須擔心。」--葉劉淑儀在一個午餐會上回應對於多位國際知名法律學者和中國問題專家批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16/6/03
「我連馬列主義都未睇過……但愛國不需看自己是什麼黨,愛國是天生的、是我們的天性。」……「只要本著愛國愛港辦事,香港一定有希望。」--葉劉淑儀出席香港工會聯合會致敬晚會的致辭節錄 26/07/03
「要明白社會的陰暗面,社會有壞人,要有法律對付壞人!」
「這意見太情緒化,不值得深入研究」
「政府看意見重質不重量」--葉劉多次就廿三條的發言節錄

4. 希特拉說:「藉著銳利、機敏、堅持不斷的宣傳,足以令人相信天堂是地獄,地獄是天堂」
「我從來不認同一人一票是萬應靈方……(德國納粹黨領袖)希特拉也是民主選舉上台的,但他殺了700萬猶太人,一人一票是不是真的可以確保人權?」--葉劉淑儀為中國沒有民主辯護28/10/02

5. 希特拉說:「宣傳的主要目標,應該是人們的感情,儘可能不去訴諸人們警覺的理智」
「我地每一位參與二十三條草擬的同事,都誠心相信我地為香港人留下一些精確的條文,可以達致維護國家安全,又不影響各位的人權自由!我相信過多幾年後,你地睇番我地留低的條例,你會相信葉局長係冇呃你地......」--葉劉淑儀在香港中文大學一個有關《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論壇的發言 11/11/02
「我同意大規模遊行彰顯香港自由,但難免在外國挑起不明朗,這複雜形勢會令投資者有戒心和負面影響。他們會以為香港好亂,太政治化,是否依然適宜投資呢?如果遊行示威產生這些後果,港人便害苦自己。我幾十歲無所謂,但年輕人、大學生競爭幾千元的一份工,他們就慘。」 --葉劉淑儀接受報章專訪時表示大規模遊行會對香港有負面影響 29/06/03

6. 希特拉說:「謊言說得越大越好,因為大話越假,正是可以取信人的一個因素--群眾的頭腦簡單,越假的大話,比起小謊更有宣傳效果,為什麼呢?因為即使被人揭穿,群眾亦不會相信竟有人如此無法無天顛倒是非黑白的!」
「共產黨上台執政是『順天應人,以有道廢無道』......」 --葉劉淑儀認為為何香港應立法維護中共 28/10/02
「中共波瀾壯闊的革命不是非法顛覆」--葉劉淑儀指中共奪取政權所採用的暴力及破壞社會安寧等手段在她眼中均不屬於犯罪行為 15/10/02
「到目前為止,諮詢都是多數人支持立法。 --葉劉淑儀在10月28日否認市民廣泛反對廿三條立法。
「內地已澄清無政治罪行。」 -- 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承認23條立法後可能導致港人因觸犯內地國家安全法,而被引渡返內地受審,但強調中國絕無因政見不同而被控訴危害國家安全這回事 7/11/02
「基於私人理由,我已於六月二十五日根據主要官員合約辭退職位的規定作出通知,辭去保安局局長職位。」 --葉劉淑儀就其辭職發表的聲明 16/07/03

7. 希特拉說:「對於民主政體,有一個道理我們永遠不可忘記--大多數人永遠不能取代一個人。議員不僅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愚蠢,更代表了他們的怯懦。一百個頭腦空乏的人,比不上一個聰明才智之士;一百個懦夫也做不出一個英勇的決定來......普選、平等,非但有害,而且足以招致亡國滅種之禍。」
「民主政府並非萬應靈方,民主政府的表現因地方而異。」 -- 葉劉淑儀對「民主選出希特拉」謬論的回應 21/11/02
「兩院制既符合均衡參與,又符合香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這兩原則......倘若香港要過渡的民主政體,在架構上未有安排這些人士(工商領袖及專業精英)繼續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便會平白浪費了他們的才能,也有違賢達之士參與公共服務這優良傳統。」--葉劉淑儀在其公開的博士論文上,反對早日普選的說法

1923-1926 年,希特拉及其獄中好友完成了希特拉的回憶錄--《我的奮鬥》;如今葉劉淑儀與其友好--明報,亦傾力在港島補選的前夕,炮制出葉劉奮鬥的回憶錄。當明報正式出版此書之時,葉劉這位「希突奶」--希奇而突出的師奶,將可正式和希特拉睇齊;將來葉劉成為特首之時,明報出版將可如當年希特拉的《我的奮鬥》那樣,每人有一本《葉劉回憶錄》放在床頭,附更隨書送一把掃把,成為香港的新市徽。而明報的老闆?當然和支持希特拉的企業家一樣,前程似錦也!謹祝賀明報繼續成為「希特拉」與「希突奶」式的公信第一!

伸延閱讀:
棺材與淚水
福佳有理:打低葉劉關鍵是中間票!
葉劉、皇后與福佳
葉劉民主希特奶
從希特拉的鷹巢看民主
葉劉說謊!希特拉非民主選出來!

星期四, 9月 06, 2007

再見,巴伐洛提!Salutare a Pavarotti!


Salutare a Pavarotti!

巴伐洛提--可能是整個古典音樂界之中,最多人認識的名字;普通一場音樂會的門票,可以被炒至一千美金以上,由三次世界盃的演出,玩音響必備的天碟,以至任何一個普通人,受其雄渾而令人震撼的歌聲感染,或多或少都會明白,這樣的歌喉,才是真真正正的「歌神」,和那些膠港連唱流行曲也五音不全的所謂「天王天后」,完全不能相提而論。

談起全世界最樂的男高音,老一輩的專業音樂欣賞者,或許會提出 Enrico Caruso 才是永遠的第一,即使當代的「三大男高音」之中,Domingo 的藝術角度,以及 Carreras 細膩的技巧,也許都比起 Pavarotti 更勝一籌;林忌今天不是想和大家上一堂歌劇課,可是 Pavarotti 給予我們香港人最大的啟示,就是一顆求變的心,以及擁抱自由市場的意志。

自二十世紀以來,流行文化以及被尼采稱為「俗眾」的「普通人」,雖然打開了無限的商機,卻間接造成文化的「通俗」甚至「粗俗」,令一些較為高雅藝術走上邊緣化的命運。Pavarotti 多次和流行曲的歌手對話以及同步演出,把最小眾的歌劇,利用 CD / LD 以至 DVD 的流行,反過來收復了不少原本古典音樂的失地,令高雅的藝術以及價值,能夠以另一種形式生存,甚至發揮光大,這個例子絕對是一個反證,證明自由市場和藝術其實是可以和衷共濟,相輔相承的。

互聯網的流行,令到原屬「長尾」(Long Tail) 的小眾藝術喜好,透過 Youtube, Facebook 以及 Wikipedia 等平台重生了;科技改善了資訊的流通,從而令小眾的興趣可以存活以及成長。我們的傳統價值觀,特別是上一兩代的前輩,思想常停留在「大一統」、「定於一」的故有市場、政治模式,一旦陷入競爭,就立即思想混亂,覺得是反常,常幻想要「撥亂反正」,從來不能接受,其實「混亂」、「混沌」而造成的競爭,才是最健康的常態,才可以把過氣的、劣質的、以至腐化的東西洗掉去掉,這種思想上的矛盾,對於慣於接受「大一統」的中國人來說,似乎較為難接受一些。

比較起外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我們大中華是否可以應該可以做得更好?這些年來看得到的,往往是硬件先於軟件,迷戀「船堅炮利」的心態,由滿清至今看來沒有什麼改善;當富起來的一群,忙於炫耀著法拉利跑車的同時,巴伐洛提及其背後的歌劇藝術,對大中華的影響,是否少了些?即使杜蘭朵是一位中國公主的故事,即使意大利有更多不朽的東西,可是我們的鴨仔團參觀的是什麼地方?本港及中國遊客去到歐洲,去巴黎團行程寧去買 LV,玩迪士尼,往往也不去羅浮宮、梵爾賽宮--幸好,香港終於有了迪士尼,起碼令去巴黎的旅行團少了個膠景點;自由市場其實提供了很多機會,但人文質素的遠遠落後,令改進實在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心思;靠的就是你與我等的努力,或許比起「獨裁」、「專政」、「中央配給」沒有效率,但最終必定可以比起「猛藥」的結果好得多。有志者請欣賞一下 Pavarotti 的 Nessum Dormar (不能入眠),紀念一下逝世的他,及鼓舞為希望樹苗奮鬥的大家。

伸延閱讀:
米蘭暴動之中意恩怨錄

星期三, 9月 05, 2007

老人政治之陰陽失調

政治一日都太長,補選新聞滿天飛;今天的信報談及「當奴」想打低葉劉,成報就爆何秀蘭學歷問題,有關陳太是否出山的新聞,成為各大報章港聞報導的對象,可是消息亂飛,陰陽失調,舊的方式開始失效,新的方式卻仍未成為主流,一套黑澤明電影的名稱足以代表一切,就是
《亂》。

目前一場小小的補選,已經變成各派大混戰的戰場;成功的回報當然不止是一個九個月的議席,對葉劉來說,贏了補選可以「挾天子以令諸候」,失敗了卻隨時引來各派大反撲,指其實力以及威望均無法服眾,傳統老左可以擺脫被鯨吞的厄運。

何秀蘭的提早退選,對她自己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在這一刻退選,表面上是可以「迫陳太出山」,但事實是否如此?陳太出山的意圖過早曝露,葉太會否因而放棄參加補選?

當何秀蘭宣佈退選的一刻,很多人和林忌最初的反應一樣,認為這意味著陳太肯出山;當然這個可能性不低,但觀乎目前的形勢看來,例如從甘乃威及勞永樂的即時反應看,何秀蘭的退選是令到其他人都感到「突然」的,對何秀蘭來說,這是否一個「以退為進」的機會呢?先退下來,「迫陳太出」,如果陳太不出又沒有其他更有說服力的人出,那麼大家再次恭請何秀蘭「出山」,是否比起目前大混戰的好?這一刻退選,肯定可以在群眾眼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另一方面,由八月八日馬力的逝世至今,我們看到不斷峰迴路轉的「劇情」,泛民主派的反應追不上形勢發展,甚至乎連特區政府以及北京方面,亦無法追上形勢,造成一些言論以及反應,都變成過氣及過時,這方面無論泛民、政府以及北京,都必須加緊改善。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葉劉如果想成其「大事」,今次必定要冒險一戰;從今次葉劉最終會否出戰,即可以看見其最終佈局--是為誰而戰?是為什麼而戰?對陳太來說,問題亦是相同;香港的政界的希奇古怪,在今次補選上表露無遺。雙方思考的模式,仍然不脫「人情」、「喜好」,應進不進應退不退,拿出來的藉口都是可笑得很!例如勞永樂以「陳太不利泛民接班」為理由,真的叫人哭笑不得。

社民連憂陳太或參選泛民老化
[04/09 星期二 23:14]

社民連線副主席勞永樂認為,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考慮參與年底立法會補選,能夠引起效應,但亦擔心由外人代表泛民參選,會使新人無法接棒,使泛民老化,他強調,無論任何人想代表泛民出選,亦要遵從泛民的初選機制。


首先,陳方安生從來未參加過選舉,是不是新人?勞永樂做過議員,又是不是舊人?另一方面,如果說年紀,勞工署常賣廣告,叫老闆不要因為年紀而歧視,陳太只不過比起目前政壇中人大了十年左右,風華猶存保養得極好,這叫做老嗎?年紀輕的呢,如小弟之流,又被人視為「o靚仔」,隨口就一句「食鹽多過你食米」;真的想問一句,什麼歲數才最好呢?是否會因人而異,隨著時代不同又轉幾轉?

有利自己時,就絕口不提接班;不利自己時,就常提要接班!不是有能者居之嗎?不是沒有年齡歧視嗎?接班接班,這樣的「選擇式」接班,不如迎接塔利班吧!

香港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新不新、舊不舊、陰陽失調、亂七八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常常由一班老人帶頭說要「年輕化」,可是永遠只是老調重彈舊酒新瓶,要新不新要舊不舊,「新的次次盡膠,舊的次次強硬」,「硬膠」二字長伴你我身邊,成為「膠港」獨有的標記。

又一次不得不提老董的德政--廢除市政局,除了造就一個永不問責的硬膠組織康文署之外,還令到政界進一步自我窒息陰乾,結果除了泛民謝哂,土共亦同時收工--青年民建聯的成員,你數得出他們的名字嗎?搬自己的石頭打自己的腳,現實中雖然經常發生,但如此徹底的,老董絕對應該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2007 年是有趣的一年,看著幾方勢力互相拉扯撕裂,最終都一無所得一事無成,然後一齊步入墳墓,這樣的劇本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可是就如黑格爾或俾斯麥的名言,他們永遠永遠也不會得到教訓的,借用一句膠登術語,大家食住花生等睇戲好了。

星期一, 9月 03, 2007

號外:何秀蘭退選

2245 更新:

何秀蘭決定退出立法會補選
[03/09 星期一 22:39]

中西區區議員何秀蘭決定退出,12月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她晚上發表聲明,指立法會補選是一場港人不能輸的選舉,勝負是香港人有多大決心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重要指標,她理解泛民主派中有更理想的人選,較她更能團結泛民去打這場不容有失的硬仗,因此決定不參加今次補選,同時退出泛民的初選機制,希望有利其他有承擔的人士考慮參選。
泛民主派早前就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初選機制,達成共識,推出單一候選人出選,民主黨的甘乃威表態有意出選。

------------------

消息傳出,因為泛民有一個更適合的人選出戰,何秀蘭宣佈退出競逐港島區補選泛民候選人的角逐。而另一位人選,很有可能是另一位知名度高的人士。

葉劉會否因此避而不戰?值得期待。

很久以來,香港的政治圈沒有試過這麼峰迴路轉的劇情;由馬力病逝至今連環發生的事情,實開了香港政治的先河,希望最終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吧。

另一方面,非常關注余若薇的病情,希望吉人自有天相,願主保佑,Amen.......

星期日, 9月 02, 2007

林忌短評:香港真的混亂

明報新聞:「據悉,公民黨對近日不斷有人游說他們派人參加初選,他們分析這樣只會進一步搞亂現時的局面,不利協調」

常聽到土共的「搞亂香港」的論調,今日卻看見出現什麼「搞亂局面,不利協調」。

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同一個黨這麼多人爭,從來未聽過什麼「搞亂局面、不利協調」論,事後總會團結一致。

香港一個小小的立法會補選,泛民才不過三、四個人「有興趣」,連是否真的想出選都成疑,在民調不利、葉劉的威脅下,有能力勝出的,卻沒有興趣參選;沒有能力勝出的,卻人人磨拳擦掌興奮不已--面對這樣的局面,出盡全力挽救大局的,居然被指會「搞亂局面,不利協調」。

「搞亂局面」是誰的分析,用什麼來分析?我林忌也來分析一下。

如果民主黨、社民連及何秀蘭也有興趣,也不過三四個人有興趣;當幾乎泛民所有黨派都有興趣時,公民黨也派人協調,又會造成怎樣参混亂呢?多一個唔多,少一個唔少,混什麼亂?不是看誰最大勝算嗎?如果陳太有興趣,不知道可會有人說,陳太製造混亂?或者「分裂」泛民?

如果社民連、民主黨都根本不是認真想選,那麼多出一個毛孟靜來和何秀蘭競爭,又叫做混亂了?還是永遠都要「自動當選」,沒有人競爭的,哪一樣比較民主?是以選民的意見為依歸較民主,還是幾個人說了算較民主?看來最混亂的,就是這些連何者「民」,何者「主」都分不清的腦筋,不止是混亂,簡直是混帳!

協調即使成功了,卻輸了選舉,會有人出來負責嗎?還是又來一哭二鬧三上吊,到時又埋怨這個那個輔選不力、分票不均、局面被搞亂云云?

在葉劉的威脅下,還在計算什麼搞亂自己的部署,搞亂自己的計劃?泛民的計劃是什麼,香港人一點也不關心,泛民應從香港的利益出發,而不是自己的計劃難易而出發;因勢利導,是為了大家的利益去計劃,而不是斤斤計較自己的部署,這樣都分不清的話,請退位讓賢,莫誤了蒼生。

如果這就是香港的泛民,祝君好運!

伸延閱讀:
林忌短評:波蘭之毀滅
棺材與淚水
福佳有理:打低葉劉關鍵是中間票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 由妖票到乞票 - 近期常有些政治人物,不斷「屌票」,即自己作為候選人,不但沒有用耐性去說服選民,反而走去怒罵自己的選民,這種作風當然不但無法爭取別人支持,反而罵走選民。 但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自己那一票真的「非常寶貴」,認為有如一位萬眾觸目的美女,要多次追求,乞求其投票,以至開出大量動人吸引自己的承諾,或者作出利益交換,才會走...
    5 年前

最近文章

再次伸延閱讀